心痛比身體難受!「18歲開始抗病」咬牙與生命奮鬥 術後「媽媽僅來一次傷透心」多年後和解:都有苦衷

但在藍的生命裡,父親真的無足輕重嗎?


藍的兩任男友,都有著與她父親類似的職業。她對於“父性比較重”的男性,有一種異乎尋常的感覺。她對我描述,在路上看到一位年輕的父親帶著女兒嬉戲,語氣中的那種失落感無可隱藏……

當這些事實的痕跡一點點浮現,藍後來終於領悟:父親對於自己不是無足輕重,反而是非常重要。

Advertisements

為何會遺忘所有與父親相處的記憶呢?

——是因為潛意識將它們抹去了。

藍和父親曾經有過很溫暖的父女時光。那個像山一樣地男人,會將小小女兒舉過頭頂,任她在自己的肩膀“作威作福”,有時會將她高高地拋起又穩穩地接住,或者拿鬍渣扎她,逗得女兒咯咯發笑。但這些快樂時光,後來戛然而止。

「如果不記得曾經的那些好,那麼他離開時也就不會那麼痛了……」

藍沒有意識到,自己無法整合對父親的愛與恨,內心是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。她將內心的“好父親”直接抹去,從記憶中切除,只留下了消失的“壞父親”。

但她不知,從此父親成了自己解不開的心結。

唯有勇氣讓內心的這份衝突從潛意識再次浮現,去看到一個完整的父親,他的好,他的壞,那些溫暖,那些遠離是存在於同一個人身上,才能擁有一個和解的機會。

Advertisements


3) 從固著走向接納

在與自我和解的過程中,有些人有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。

比如,朱迅在節目中哭問:「媽媽,你愛我嗎?」之後,母親給出了回應。

原來,那些看似絕情的背後另有隱情:

Advertisements

女兒生病只待了半小時,是因為當時組織有紀律不准外出,連那個半個小時都是冒著風險的;給女兒的半個西瓜,是母親一個半月的收入;而在機場的不轉身,並非不愛女兒,而是因為母親害怕自己一轉身就會哭出來。

當孩子可以從「去自我中心」的角度重新理解過往的事件,了解到父母也許有自己的不得已,也許更容易釋懷。

原來,那一切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,自己不值得被愛。

但有些時候,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完成這份和解。



Advertisements

這也許與價值觀有關:

朋友W說:「大學畢業時,我們沒有按照我父親的願望,如願成為一個老師,這是他永遠不能原諒我的。

哪怕我現在已經是公司的主管,年薪百萬,他也還是覺得我這份工作不穩定,不靠譜。做直播?聽都沒聽過。」

這也許與溝通有關:

比如,在很多的家庭中,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並不多。大多時候,他們用父母的權威,來讓孩子聽話。因為這份權力,孩子哪怕心裡不爽,也只能順從。

再或者,父母習慣用物質的寵溺,來代替精神溝通的需求。當孩子逐漸長大,這份“不溝通”的慣性也隨之延續了下來。

於是,父母覺得孩子,自我。孩子覺得父母,過時。

雙方都固著在自己的立場,拒絕溝通,或者發現溝通了也只是雞同鴨講。那該怎麼辦,努力去要,非要不可,不達和解不罷休?這樣的後果,只會讓雙方劍拔弩張,更加傷害關係。

Advertisements

我們還可以做的,是去接受一個事實:在這個世界上,有很多和解的確是無法得到的。

而我們能夠做的,是退一步,去接納這份不可得。

我們可以去選擇尊重這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,這也是和衝突相處的方式。


Advertisements

面對內心的衝突,我們也許深受煎熬。它們就如古希臘神話裡英雄阿喀琉斯的腳後跟,成為了自己的痛點。

但我們可以選擇去勇敢地呈現這份心理衝突,然後重新去修通,修復並整合它。那個過程並不輕鬆。但是,卻可以讓我們獲得真正的完整。

但同時,當我們在這份和解中不可得時,也可也懷著一份接納。就像斷臂的維納斯一樣,也許未完成和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。

而芸芸眾生的你我,內心又帶著這樣或那樣的裂縫。畢竟,萊昂納德·科恩的《頌歌》裡這樣唱道:

「萬物皆有裂縫,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。」


在經歷了生活的艱難和苦楚後,朱迅依然陽光的面對生活,保持著初心和自信,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
文章來源:toutiao

Advertisements

回首頁

2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