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
人到晚年,身體健康,還有一定的存款,便是一個很好的晚年,如果再有一個完美的養老地方,那就是個幸福晚年。
近些年,不少在城裡賺到錢的人,都開始嚮往農村,想過一過沒有喧囂,空氣清新的農村生活。
不過有句話說的好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不論走到哪裡,只要有人,時間久了困擾是一定會有的。
Advertisements
62歲的王大哥,在城裡開了十六年湯粉店,存了將近120萬(約530萬新台幣),晚年因為太辛苦,便把店轉給了兒子兒媳婦做。
自己則帶著妻子想回農村老家生活,本以為有了一百多萬存款(約530萬新台幣),夫妻倆的生活會過得自由自在,沒想到的是,不到三年,老王和妻子便身心疲憊,後悔回來了。
王大哥第一人稱自述
大家好,我是老王,從前的我是一家湯粉店的老闆,因為經營多年,選址也對,多年來承蒙老客戶的照顧,十幾年裡也賺了不少錢。
從前的我是一個農民,大概從我有記憶起,便是在我老家的小山村,那時候,我每天的日常就是讀書,幹活,吃飯,睡覺,有時候在家幹農活,有時候又拿著鋤頭去學校幹活。
國中畢業以後,我更是有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,要麼上山種果,要麼在地上種地,或者去池塘養魚。
Advertisements
終於,在我35歲的時候,再也忍不了這樣的生活,主要是家裡有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,光靠種地無法給他們更好的生活。
於是我和村裡大多數人一樣,帶著媳婦走上了去城裡打工的路。
Advertisements
最開始,我和媳婦都在工廠上班,她做衣服,我負責流水線,兩口子累死累活,經常頭暈眼花,一年到頭也就存個幾千塊錢,不過那時候是20年前。
總之,在我的記憶中,我和媳婦在工廠打工,人是累垮了,可錢沒攢下多少,後來我因為忍受不了這種生活,便想出門做點小生意。
剛開始,我在路邊賣賣炒飯,炒粉,一年到頭雖然辛苦,但我認為人比較自由,還能多賺點錢,就一直在幹這行。
2003年,我存了點錢,開了一家湯粉店,覺得從此不用每天站在大街上,心裡沒那麼慌。
我的店鋪比較偏僻,按理說是不賺錢的,確實前兩年剛開業的時候,都是只有一些路過的人來吃飯。
Advertisements
後來不知怎麼的,好多工業園搬遷到附近,很多工人中午晚上都喜歡出來吃飯,我的生意一下就好了起來。
從2006年開始,一直到2019年,我店鋪基本每天飯點都坐滿了人,除了我的妻子過來幫忙之外,我還請了兩個員工,兒子也過來幫忙負責外賣業務。
我算了一下,這些年我們也賺了不少錢,兒子娶了媳婦,還在縣城買了房,買了車,孫子也在廣東讀書。
到了2020年,那段時間餐飲業的生意不太好,我辭退了兩個員工,而我和老伴也覺得自己60了,該退休了,人太老幹餐飲,年輕人不願意來吃飯。
於是我就把店鋪給了兒子和兒媳,讓他們好好經營。
店鋪給了兒子後,我和老伴的存款還有大概120萬(約530萬新台幣),雖然我們沒有退休金,可這些錢也足夠我們養老了。
Advertisements
我沒有去縣城兒子家住,因為老年人和年輕住不好,也沒有重新再買套房,因為新房加裝修,起碼得80萬(約353萬新台幣),我和老伴還是不舍的這個錢的。
由於我是農村出身,從前我討厭那裡,老了以後我又開始懷念那裡,時時刻刻想回去,徵求了老伴的意見,她說也願意回去。
Advertisements
於是我們兩個便帶著行李回了老家農村。剛回老家,我和老伴覺得,自己出門多年,這麼多親戚沒見,沒照顧好,於是便買了許多禮品,給不少親朋好友送過去。
因為原來的老房子太舊,還是黃泥的,於是便把他推倒了,準備重新再做一棟,我和老伴兩個人住,也沒蓋的多高,也就兩層樓,帶個院子,還有精裝修。
本以為這些事情都弄好了,我們便可以平平淡淡的過日子,可沒住多久就發現,不少麻煩事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