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你好!親人間「這種關心」要警惕 他們的關心「會讓你過得更糟」

親人間,這種關心,要警惕

在生活中,我發現很多人是這樣的:

遇到問題,寧願自己死扛著,也絕不會向父母訴說或求助。

我的朋友小文,就是如此。

這半年來,小文過得非常不容易。

因為大環境的原因,她被降薪了,緊接著身體又檢查出了問題。

但她一直沒有跟家人提起這些事,打算獨自一人扛過去。

這段時間,她經常公司、醫院兩頭跑,人變得特別憔悴,甚至陷入了嚴重的抑鬱狀態。

於是我忍不住問她:

「你不跟父母說一下嗎,他們也許幫不了你多少,但起碼能關心關心你啊。」

沒想到,聽到我的提議後,小文更加無力:

「不能讓他們知道這些事,他們的關心,會讓我過得更糟。」

對此,我感到很困惑:

為什麼父母的關心,會讓孩子過得更糟糕呢?

01

直到小文向我聊起她的成長經歷,我才明白其中緣由。

小文從幼稚園開始,就是留守兒童,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。

但她的媽媽並不是那種只顧賺錢、對孩子不聞不問的家長。

相反,她會經常打電話給小文,噓寒問暖,似乎很樂意了解小文的近況。

但讓小文感到古怪的是,每次向媽媽傾訴完,媽媽的「關心」,都會讓自己更不開心。

她談起青春期時的一件事。

高考前,小文因為學習壓力太大,暴瘦了十幾斤,情緒也變得非常低落。

她媽媽知道後,打來電話細問。

小文解釋說是因為自己心情不好,胃口變得很差,所以才這麼瘦。

沒想到,一聽到小文說「自己心情不好」,媽媽開始了一通「關心」,大意是:

你這個年紀就應該好好學習,整天胡思亂想什麼啊?難怪會學習退步?

這些話,瞬間讓小文無話可說,也更無力去傾訴自己為什麼會情緒低落。

不僅於此,從小到大,小文還聽過很多類似這樣的「關心」:

生病了,媽媽會大聲絮叨:

說多少遍了,要注意身體,現在知道難受了?

失戀了,爸爸會替她反省:

早跟你說過他不行,你偏不信,這回吃虧了吧?

這些話語聽起來,好像每一句都是父母再正常不過的關心。

但在小文的感受里,這些話語背後更多的是一種責備:

是你自己總胡思亂想,所以才會學習退步;

是你自己不好好注意身體,所以活該生病;

是你自己看錯人,所以才會被欺負被分手;

這,就是典型的「指責式關心」。

心理諮詢師劉小波講過一句話:

對許多孩子來說,一個人痛苦,但如果把痛苦告訴父母,常會得到雙倍的痛苦。

而「指責式關心」,就是造就這種痛苦的根本來源。

它不僅給不了孩子半點寬慰,反而讓孩子更加痛苦:

自己已經過得這麼不好了,最親的人不但沒有好好關心自己,反而在不斷地指責自己。

02

來到這裡,你可能會說:

父母也是一片好意,只是不懂得表達而已,告訴父母一聲,讓他們注意一下說話方式,不就好了嗎?

其實呀,小文不是沒試過。

去年被奶奶強行安排相親,小文忍不住跟媽媽說起自己的厭煩,希望能得到媽媽的一些支持。

但媽媽不僅沒有理解她,反而還站在奶奶那邊,繼續催她去相親:

「你年齡確實到了,不然再過兩年,就是別人挑你了。我們催你也是關心你,為你好。」

這讓小文感到更加壓力。

但即便如此,她還是很委婉地說出自己的想法:

「從小到大,你們都不在我身邊,很多事都是我自己做主,現在你們突然這樣關心我,我不太習慣。」

沒想到,聽她這麼說,媽媽一下就哭了出來,說:

「你不要這麼說,我會很內疚的,當初我們也是為了賺錢養你們,才留你一個人在家。」

這句話,不僅充滿了媽媽的指責:

我是幫不了你,但你不要指責我,我無法承受這背後的內疚。

而且在這裡面,還有施加給女兒的內疚感:

你指責我,給我製造內疚,你不是媽媽的好孩子。

所以,當時聽到媽媽這麼說,小文一下就剋制住自己繼續傾訴的慾望。

因為,她徹底意識到兩件事:

一是媽媽不僅幫不了我,還會指責我;

二是我不能指責媽媽,要學會體諒她。

於是從那以後,她決定緊閉心門,不再向媽媽傾訴任何煩惱,而是選擇獨自去解決問題。

前段時間,在某次去醫院複查後,看著還沒有好轉的指標,小文感到非常絕望,還產生了自殺傾向。

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,她終於再次產生了要跟媽媽傾訴的想法。

但在打開媽媽的對話框,猶豫幾秒後,她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傾訴,決定再次自己獨自消化一切。

事後,她非常難過地說:

「因為在理智上我非常清楚,她的關心,會讓我更加崩潰,所以我絕對不能求助她,我能靠的,只有我自己。」

從小文身上,或許你已經發現:

有的人,並不是完全不需要依賴別人。

只是因為過往每次求助,不僅得不到真正的撫慰,反而得到的是雙倍痛苦,他們才選擇緊閉心門,逼迫自己獨立。

而這種獨立,往往只是表面看起來堅強,並不是一種真正的獨立;

實際上在這裡面藏著的,是一種強撐硬挺的感覺,非常心酸無奈。

03

在現實中,有很多像小文一樣的人。

一方面,內心渴望跟家人傾訴,但又深知會得到雙倍的痛苦,所以放棄傾訴;

另一方面,放棄傾訴後,只能靠自己,活得非常獨立的同時,又成了一座孤島。

一路走來,一定經歷了很多不容易的時刻。

在此,我想邀請你,進行一些自我療愈,以此獲得更多力量。

也許可以試試這樣做——

1、看見父母的局限,接受現實。

很多時候,父母因為自身的局限,無法達到我們對他們的期待。

這於我們而言,是巨大的缺失和遺憾。

同時,我們會為此而痛苦、委屈和憤怒,這都很正常。

但只有承認這些事實,看到父母的局限,我們才能從中解脫出來。

就像小文,她也曾因為父母的無力,而總是要獨自去應對事情,痛苦過很長一段時間。

但當她試著與父母闡述自己的感受,表達自己的需求後,發現得到的總是「指責式關心」後,她逐漸意識到:

媽媽就是幫不了自己的,這是不可否認的現實;

不僅如此,跟她訴說,自己還要承受雙倍痛苦。

她開始慢慢接受了這些現實,轉而不再把期待放在媽媽身上。

當然,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但只有看清父母的無力和局限,我們才能不拘泥於此,轉而獲得更多的選擇。

2、課題分離,不再承接父母的內疚。

有時候,父母「指責式關心」的背後,是因為:

他們無法承接「自己幫不上孩子」而產生的內疚感,只好通過指責孩子的方式,把內疚感轉嫁給孩子。

而課題分離,是能去袒露自己過得不好,不再配合父母演好孩子,也不再承接父母的內疚感。

比如小文,她分享了自己的一個新變化。

某日,她媽媽打來電話,問她最近過得怎麼樣。

小文決定不再像以前那樣報喜不報憂,而是全盤說出自己正在承受的壓力。

並且,當媽媽又像以前那樣「關心」她:

「你如果不想這想那,怎麼會心情不好,又怎麼會生病呢?」

小文也直接回復:

「我自己在外面無依無靠,還生病了,心情能好到哪裡去?」

即使媽媽因為這句話沉默了好久,小文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安慰她、讓她別多想。

事後,小文告訴我:

「我知道,我袒露自己過得不好,會讓她內疚,但這又跟我有什麼關係呢?」

是啊,父母的內疚感,是他們自己要去面對和解決的課題。

我們身為孩子,沒必要把它們轉接到自己身上,從而壓抑住自己的感受和需求。

3、尋求新的關係。

對於很多被迫獨立的人來說,意識到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,非常重要。

如果無法從家人那裡得到安慰,那麼我們可以尋求新的關係,去獲得支持。

他們可以是朋友、親密關係或者諮詢師。

就像小文。

她在去年入職了現在這家公司後,與一位同事成為了好朋友。

在對方面前,她總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,對方也會很好地接住她的情緒。

可以說,從這段關係中,她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傾訴對象。

慢慢地,她逐漸打開了自己,也不再獨自硬扛下所有事情。

所以在面對降薪和生病的雙重打擊下,即使她因為沒有得到家人的關心而崩潰過,但到最後,她也總能穩穩地站起來,應對這一切。

因為她知道,在自己身後,其實還有人在陪伴、支持著自己。

就像蒂姆·德斯蒙德在《與真實的自己和解》中講的:

你人生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孤單一人,但這並不是你的錯。

你生於一個糟糕的環境,也沒有得到需要的支持。

但你一直是可愛的,在你成年遇到的人能夠看到這一點。

而我們一旦與這些人有了聯結,就會發現,不強撐硬挺,也是可以的。

當然,我想澄清的一點是:

與他人建立聯結是療愈自己的必經之路,但不是最終答案。

有時候,我們還是會有很多事情不願和別人分享,或者還沒能找到新的關係,與別人建立聯結。

在這些時刻,我們只能依靠自己內在的力量,獨自面對。

因此,當我們能在一些關係中獲得力量,得到療愈後,我們還要學會——

自我聯結,為內心深處那個孤獨無助的自己賦能。

比如通過寫日記、冥想等方式,去陪伴、理解自己,去釋放未表達的情緒。

從而逐漸獲得自我關懷、自我療愈的力量。

在這個時候,我們也許就會有勇氣,一步步走出孤獨的圍牆。

文章參考:今日頭條

Click to show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