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欲養而親不在!她最大的傷痛「沒見父親最後一面」 老人若有4個信號預示著「時日不多」子女要孝順

都說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悲哀是,子欲養而親不在。在子女的印象里,父親、母親像永遠不會消失的山和港灣,會一直等待自己。殊不知,有時會留下無盡的悔恨,後悔沒有對父母再好一些。


這輩子最大的傷痛,就是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

表妹大學畢業後,留在了省會,經歷了戀愛,結婚,生子。雖然離家裡只有兩個多小時的車程,為了事業和家庭,一年也只回去兩次。

37歲的表妹到了事業的關鍵期,不進則退,為了能夠得到區域經理的職位,更是加班加點地工作,沒事就出差。

和父母的聯繫,也僅僅是打電話問候,或者周末找個時間視頻一下。表妹父母知道女兒忙,也不添亂,基本上都是報喜不報憂。去年,表妹加班的時候,突然接到父親電話,說:很想她,想看看她。

Advertisements

表妹想了想的確是挺長時間沒回去了,就說周末帶孩子回去。沒想到周五臨時有事出差,就把這事忘了。

等她出差回來,接到的卻是父親心梗突然去世的噩耗。葬禮上,表妹哭的撕心裂肺,恨自己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,這些年沒有盡到女兒的孝心。

在場的人,無不動容。過了很久,在一起吃飯時,她還是沒辦法原諒自己,現在能做的就是把母親接到身邊。

一方面防止母親一個人孤單,

Advertisements

另一方面,怕再經歷一次傷痛。最後,表妹哽咽地說,趁著父母在對他們好一些,哪怕偶爾回家看看。


家中老人若出現這幾個信號,可能預示著「時日不多」,子女要多孝順

信號一:夢見已經去世的親人

有的老人,突然頻繁夢見去世多年的親人,包括已經已故的父母、配偶、兄弟姐妹等親戚。這些親戚和老人聊著天,說想他,讓他也過去陪陪他們。

有的人封建迷信地認為這是要拉著走,實際上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,會頻繁出現幻覺,甚至潛意識地認為自己要不行了,於是開始回想已經逝去的人。

信號二:開始叮囑後事

Advertisements

老人平白無故地開始叨念起自己的身後事,反覆地跟子女交代自己的後事怎麼辦,財產怎麼分配,還有哪些惦記的事。

不要以為這是老人年紀大了,有些糊塗。實際上,老人心中有預感自己可能時日不多,就趕緊交代下,也是自己和親人、這個世界的最後告別。

信號三:食慾突然變差

老話講:能吃是福。通常老人要是不行了,最直觀的就是食慾突然變差,不愛吃東西,到最後甚至只能喝點水,臨去世時,有的已經滴水不沾了。

在平常,如果子女發現老人食慾突然減退,精神頭也不足,那一定要提高警惕,早點帶父母去醫院檢查一下。

信號四:突然生病,一病不起

Advertisements

有的老人,平常看著挺健康,還天天鍛煉,卻突然病倒,還一病不起。有的是急病,有的卻是日常積累出的毛病,自己又疏忽檢查,小病拖成大病。

上了年紀後,子女盡量每年帶父母做一次體檢。大多數老人即使哪裡不舒服,也會習慣性地隱瞞,怕給子女增添負擔。

網友們也紛紛表達出自己的經歷:

@鄉村閑者:平時做好,才是真孝,生老病死、自然之道。

@西嶺雪山:錢可以再賺,爸媽只有一個,對父母贍養就是行善積德。

@海印晴空藍:我公公癌症晚期等我和老公回去後狀態特別好,坐著和我們聊天幾個小時聊到不高興的事情簡直要吵架的節奏,胃口也很好沒想到第三天就走了。

Advertisements

@幸運星:常回家看看吧,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本來打算五一回老家,結果爺爺在清明的時候去世了。

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,父母在世時的孝順,才是「真愛」

★ 抽出時間陪伴老人

到了老年後,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,有種無力掌控感。很多老人身體可能很健康,但心理上卻出了問題,會感到非常孤獨,渴望有親人陪伴在身邊。

而子女們通常有自己的生活,老人不願意去干擾,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傷。子女要體諒父母的這種複雜心情,盡量抽出時間多陪陪父母,哪怕是聊聊天,一起吃個飯,念叨下最近發生的事情也好。

★ 理解老人對子女的依賴感

有的老人到了老年後性格發生很大變化,原來獨立能力非常強的人,變成了很依賴子女,好像什麼事情都自己做不了。不停地徵求子女意見,或者沒事就打電話。

正如孩子小時候對父母的依賴一樣,老人老的時候也會對子女充滿依賴。子女要理解,多一些耐心,讓老人體會到安全感,鼓勵老人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,讓老有所樂。

★ 接受兩代人的不同生活方式

特別是在金錢上,現在的人消費相比之下大手大腳一些。老人通常會很節約,不捨得花錢。有的年輕人會給老人錢、買衣服、帶著去旅遊、領著消費等不同的方式,想讓老人生活質量過得更高一些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Advertisements

編輯精選推薦 More +